冬小麦管理技术意见,助您成功控旺转壮
秋种以来,寿光市的气温持续高于往年,导致部分区域的小麦生长旺盛。同时,抢墒早播、播种量过大以及过度施肥等行为,也加剧了小麦的旺长现象。这种旺长的小麦,其茎杆往往较为细弱,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。在遇到大幅度的降温时,轻则会导致茎叶冻伤,重则可能毁根死苗,进而影响来年的产量和品质,容易遭遇倒伏、病虫害以及早衰等生产难题。为了有效控制冬前小麦的旺长,并促进其健壮成长,我们特此提出以下技术意见:
一是机械镇压
针对今年越冬前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、麦田旺长趋势加重的情况,我们提出了因地制宜、因墒施策、因苗管理的机械镇压方案。
(一)镇压原则
在实施镇压时,应遵循“压干不压湿、压软不压硬、压轻不压重”的原则。具体来说,就是选择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块进行镇压,避免过湿或过黏重的地块;对松暄或裂缝的地块进行镇压,以改善土壤结构;晚播麦田则应轻压以避免过度抑制生长。同时,根据土壤条件、播种深度和整地质量等因素,灵活调整镇压力度。
(二)镇压时机
机械镇压的最佳时机是在小麦3叶期后至越冬前,且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进行。对于播期偏早、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,建议越冬前镇压2~3次,每隔10天左右镇压一次,以控制亩茎蘖数在80万左右。对于整地质量差、地表坷垃多或表层土壤松暄的麦田,可在浇水或降雨后表土层见干时进行1~2次镇压。而对于土壤紧实、群体合理的壮苗麦田,则可通过控水和控肥来达到蹲苗控旺的效果,并在越冬前进行一次镇压。
(三)镇压注意事项
在实施镇压时,需注意以下几点:首先,如果第一次镇压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的,以后都应保持同一方向,以确保镇压效果和麦苗生长;其次,清晨叶片结霜或土壤上冻后应避免镇压,以免对麦苗造成机械伤并加剧冻害;最后,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镇压力度和频率,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。
二是化控处理
对于那些前期控旺效果不显著、主茎叶片数超过7片且群体数量超过80万的旺长麦田,我们推荐在冬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,使用多效唑、烯效唑等化控剂来抑制地上部分的过度生长。但需注意,喷施时的日均温度应维持在8℃以上,且要确保喷施均匀适量,避免过量使用。过量施用控旺药物不仅会导致麦苗矮小、弱化,叶片发黄枯萎,还会污染土壤,对其他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。
三是合理调控肥水
对于旺长的麦田,我们建议适当推迟或取消越冬水和越冬肥的施用。这样,通过减少水肥的投入,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的营养物质吸收,从而实现控旺的目的,并保障小麦能够安全度过冬季。
四是深耕断根法
对于冬季前就出现旺长现象的麦田,我们可以采用深耕断根的措施。这一方法旨在通过切断部分根系,降低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,从而抑制地上部分的过度生长。此外,它还能减少无效分蘖,并促进根系的健康发育。对于那些苗龄过长、群体过于茂盛的麦田,我们可以运用中耕划锄的方法,在小麦的行间进行深达5至7厘米的锄地,同样可以达到切断部分根系、控制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分生长的效果,进而培育出更为健壮的麦苗。
